课程介绍

课程基本信息(一) 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作用与任务可合并) 本课程为高职机电3+2贯通本科班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需要的专科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服务的,也是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知识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为高职机电3+2贯通本科班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位于《高等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第二阶段即专业融合阶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工科专业的学生理解本专业必备的数学观点和方法,掌握工程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它的前置课程:初等数学、微积分;后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等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二) 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1.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似矩阵、方阵的对角化、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线性规划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与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行列式、矩阵、伴随矩阵、逆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 2)掌握矩阵的加法、减法、数与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矩阵的转置等运算规律及运算性质; 3)理解n 维向量组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齐次和非其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定和性质; 4)理解随机事件、样本空间、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 5)理解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6)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的概念; 7)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抽样的分布; 8)理解线性规划的概念,掌握求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 学习方法与能力目标: 1)会求n阶方阵的行列式、逆矩阵、伴随矩阵,矩阵的秩,能通过初等行变换将矩阵化为阶梯形矩阵; 2)能进行矩阵的加法减运算、数与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及矩阵的转置等运算; 3)会求向量组的秩和极大线性无关组以及齐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 4)会应用概率的加法、乘法公式、条件概率公式和全概率公式求事件的概率; 5)会求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及其概率分布; 6)会求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 7)会求样本的最大似然估计量,单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置信区间;会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 8)会用图解法和Matlab软件求解整数线性规划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行列式和矩阵的学习,学生体会数学理论的严密、完备、统一,和谐和奇异等内在美,具有乐于观察、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 2)通过线性方程组的学习,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性; 3)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初步养成严密、严谨、精确的逻辑思维习惯,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想和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同时具有科学的成败观和探索科学疑难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4)通过线性规划问题的学习,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2. 修读要求: 为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学习者需具备数学的相关知识基础,学过《高等数学》先修课程。 (三) 授课信息 Ø 授课教师:谷成玲 Ø 授课对象:2018高职机电3+2贯通本科班 Ø 选课人数 :31人 (四) 学时学分 Ø 学分:2学分 Ø 学时:2学时/周 ü 教学计划总学时:36学时 ü 学时安排: 知识内容 复习答疑 练习 实验 机动 36学时 8学时 16学时 4学时 8学时 线下总计:44学时 线上总计:28学时 (五)为完成本门课程,学生每周约花费3小时,1.5小时线上,1.5小时线下; (六)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具体考核指标如下。这种考核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Ø 课程考核评价指标及比例 评价 项目 评价 要素 分值 比例 说明 过程性评价 (60%) 线上考核 线上作业 10% 根据平台统计作业上交次数和完成情况打分,每个单元布置1个建模小作业,每个2分。 在线测试 10% 各单元线上测试成绩取均值,期末折算为满分10分。 在线学习行为 20% 通过在线平台统计在线学习时长、浏览资源次数、发帖、回帖、参与话题讨论、学习笔记等关键在线学习行为指标,由平台按相应规则权重赋分,满分20分。 线下考核 课堂出勤率 5% 迟到1次扣1分,请假一次扣0.5分,旷课1次扣2分。扣完为止。 课堂小组讨论 10% 成绩=每次讨论情况*质量系数。期末取均值,满分10分。 课堂参与共计10分,缺席一次扣1分,两次扣2分,五次将无成绩;质量等级:A=10、B=8、C=6、D=4、E=2。 课后章节习题 5% 成绩=每次作业完成情况*质量系数。期末取均值,满分5分。 完成情况:按时完成=1,未完成=0;质量等级:A=10、B=8、C=6、D=4、E=2。 终结性评价 (40%) 期末考试 40% 期末闭卷考核在学期末进行,主要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完成期末考试,成绩折算为满分40分。 Ø 注:作业晚交扣分:过截止日期——应得分的80%;晚交一周——无分。 (七)教学方式和方法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中,该课程教学组的广大教师正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具体做法如下: (1)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注意教学内容表述的启发性,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积极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教学。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的,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响应,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对话,有交流。 (4)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穿插一些数学轶事,介绍所授知识的“来龙”和“去脉”,并适当介绍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强调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要百花齐放,鼓励教师注意积累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 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 工程数学,候风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2]吴赣昌,大学数学立体化教材:线性代数(经济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3]吴赣昌,大学数学立体化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4]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工程数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5]盛 骤,谢式千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通知 >>更多
  • 努力学习,共抗疫情 2020-03-01
最新动态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作业作业2.1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作业作业2.2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测试齐次线性方程组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测试向量的线性表示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测试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测试向量的线性相关性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作业模块一测试题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作业模块一测试题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作业模块一测试题
  • 谷成玲发布了新的测试模块一单元测试题